庶女出頭天 第 20 章 逼着王爺上戰場(2)

更新時間:2017-04-29 21:00:03 字數:5498

羅佑東不再開口,心中默認她是有些配不上王爺,她太愛財了,市儈又功利,把紀律森嚴的王府搞得像鬧市似,很多兄弟都不習慣過于安逸的日子。

“你只看見我強買強賣,卻不知一年前我與我姨娘,喔她已是我爹的平妻,本王妃和崔氏到廟裏上香,路經那座宅子,那時我正想開間芳療館,瞧這地點不錯,便上前詢問宅子賣不賣。

“可你知怎麽了嗎?宅子裏住的是衛國公府陳管事的外室,當時陳管事就在屋裏,他認出我娘就是侯府的崔姨娘,便想着替我嫡母教訓姨娘,不僅不賣屋還叫人打我和我娘,好幾個人棍棒齊下,甚至高喊着要打折我娘的腿……”

“王妃,屬下并不知情……”他真做錯了。羅佑東愧疚不已,他不曉得王妃在寧平侯府過得這麽辛苦。

“我為了護着娘被打了幾下,荷葉為了護住我被打破了頭,一個國公府的奴才就能欺我至此,難道我不能還以一二嗎?我只是要了他的花可沒要了他的命。”還算仁慈。

“屬下甘願受罰。”王妃好可憐,她真是心地善良。

只會帶兵而無智謀的羅佑東毫不知曉王妃早就報了仇,就像秦王說的受不得氣,沒隔兩日就花銀子請了幾名閑漢将陳管事暴打一頓,折了他一只胳臂,還讓人往宅子丢進上百條拔了牙的毒蛇,把那外室吓得花容失色,邊跑邊尖叫,不慎跌斷了兩顆牙。

“去,給他們一百兩,把住在裏面的人全趕出去,那間宅子王妃要了。”皇甫桓冷冷地道。

“是,王爺。”

羅佑東一起身便往外走,真要以一百兩銀子強買人家價值五、六千兩的宅子。

“桓哥哥,我們算不算仗勢欺人?”不見難過的成清寧笑得像三月裏盛放的桃花,好不嬌豔。

“咱們秦王府算是仗勢欺人嗎?一沒欺男霸女,二無圈地自肥,身為皇親國戚不張揚幾分,人家還當我們秦王府只是擺設而已。”敢動他的王妃,殺無赦!

“嗯,桓哥哥說的都對,我聽你的。”成清寧小鳥依人的朝他肩頭一靠,柔若弱柳的任由夫婿喂食。這個女人……這個女人也變得太快,太會裝了,簡直集陰險于一身。嘴角抽搐的君無恙決定遠離禍害。

“你真的是秦王妃嗎?你若是秦王妃,就不會逼我用激烈的方式解毒,用藥太猛會傷了他的身子。”原本他想用溫補的藥先調理身體,等狀況允許了再輔以針灸逼毒,雖慢,但對身子無礙,還能增強筋骨。

成清寧忍住溢向喉頭的苦味,“但王爺等不了,他是秦王。”

“秦王又怎樣,治病養傷能急于一時嗎?”太過急于求成反而欲速則不達,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傷。

“他再過幾天就要帶兵出征了。”他不能不去。

聞言,君無恙倏地扭頭,面露“你瘋了”的神情。“他那個樣子怎麽帶兵,讓人背着奮勇殺敵嗎?”

“是呀!你也曉得他那個樣子怎麽帶兵,可是他不去,誰能振奮邊關将士的士氣,這些天來你也看到百姓臉上驚慌的表情,他爬也得爬去。”他是定海神針,安邦衛民。

“皇上不會允許。”那是他兄長,親的。

她笑了,笑得令人心疼。“君神醫,是你太天真了,還是對人性了解得不夠透徹?你以為以王爺的身手會在班師回朝的途中中了暗箭?皇上會點頭的,為了他的天下,為了他的社稷家國。”

就算秦王不提,皇上也會加以暗示,他已經箭在弦上了,不得不發,犧牲一人以換他的皇位堅不可摧,他何樂而不為?

親生兒子都不信了,還信羽翼已豐的兄弟。

“你是說……”皇上要讓秦王去送死?

成清寧面色平靜。“所以我只能請求你盡快醫好王爺的毒,讓他有自保能力,我不希望一代英雄折于那雙腿,他是翺翔天際的雄鷹,林間奔跑的猛虎,不能蟄伏在彈丸大的京城,受制于至高無上的皇權。”

“你比我懂他。”他汗顏。

她輕笑,“我們是夫妻呀!朝夕相處,同床共枕,連我都不曉得他在想什麽就枉為人妻了。”她是秦王妃,要做好王妃的本分。

“但我認識他十年,他肩上的刀傷是我上的藥。”他和師父出外雲游,一名小将渾身是血的被擡到他們面前。

當時的秦王傷得很重,他以為沒救了,但是秦王像死不了的九命怪貓,命硬得很,連發了三日高燒後居然活了下來。

從那時起他便對秦王的身體起了極大的興趣,一有機會便在他的身上試藥,試試他的承受力和療效,秦王是他試過最滿意的“藥人”。

“相知不在時間長短,對一個人的了解也不是三言兩語,人越在高位越顯得高深莫測,明明在發呆也會被人認為在憂國憂民,深思國家大事。”多麽苦逼的人生,只能裝模作樣的做別人要他做的樣子。

“秦王也會發呆?”他揚眉。

“王爺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他也要吃飯喝水,穿衣睡覺,而非神壇上受人膜拜的泥塑神只,只吸供香就足夠了。

君無恙沉默了好一會兒,他緩緩擡起清逸俊秀的面容。“先把東西準備好,我這兩天就為他祛毒。”

“好。”她可以放心了……吧?

與此同時,皇甫桓正在宮中問政殿裏,他是在酒樓用膳時被奉旨前來的內侍叫走,臨走前特意囑咐君無恙“務必”要平安地送王妃回府。他不信皇甫褚,當今聖上。

但是皇上召見他不得抗旨,即使他貴為親王仍是皇上臣子,帝王召見他能說不嗎?

面對面色沉靜的皇兄,他內心五味雜陳,還正年輕的他雖不良于行但還算身強體壯,而日夜為國事操勞的皇上已見老态,眼角的紋路清晰可見,嘴角兩側的頰肉微微下垂,眼眶四周浮腫。

他老了。

“朕老了,比不上年輕人,做起事來力不從心,老是覺得容易疲累,一批起奏章都快看不凊楚上頭的字喽!”到了他這年紀,不服老都不行,過了五十也算進入老年了。

看到坐在輪椅上的秦王,以及半張鬼面面具外的俊美面孔,容貌漸老的皇甫褚還是羨慕皇弟的正值青年,秦王的年輕對比他的年老,那份不甘和妒恨不免油然而起。

不是說皇上萬歲萬萬歲嗎?為什麽他才活了四十幾個年頭便不再年少,少眠多夢,皮膚暗沉,從禦書房走到內殿就氣喘籲籲,腿腳也開始使不上勁,上下階梯要人攙扶。

皇帝是天子,應該長生不老,容顏不改的統領萬民,千秋萬世的傳承,壽與天齊才是。

容貌體力大不如前的皇甫褚已經開始害怕變老,不甘心受死,只想長命百歲,屠盡兄弟才占上的皇位他誰也不給,誰敢心生觊觎他便讓誰死,唯有死人才不會有圖謀天下的野心。

“皇兄是太勞心,老為國事操勞,事有緩急,別趕在一時處理完,累了就休息,讓太醫開點滋補的湯藥讓你補補身,皇兄是一國之君,要為社稷百姓保重身子。”這是集權的必然結果,什麽都想一把捉而不肯放權。他誰也不信,自是什麽事都得自個兒來,鐵打的壯漢都會倒,何況是日理萬機的皇上。

“朕也想歇一歇,可是事兒實在太多,一下子江南水患,水淹萬頃良田,一下子川地出現鼠疫,咬了莊稼不說還會傳人,還有蝗蟲肆虐……唉!朕都煩得夜不成眠。”天災造成的糧食缺口要如何補上?今年的稅收又得短缺不少。

皇甫褚煩惱國庫沒錢,國庫沒錢表示他的私庫入庫銀兩不多,身為國君怎能比臣子窮呢?那豈不是大大地打臉。

他想要找錢,而且看上了秦王妃的芳療館,樹大招風,她的鋪子太賺錢了,短短時日賺進數十萬兩銀子,早就讓人眼紅的想獨吞,要不是她運氣好嫁給秦王,鋪子不知早就轉了幾手。

若是芳療館變成他的私産,他就不愁沒銀子了,若再以君王之意下令開遍全國,那他想多造幾座骊山行宮都不成問題,內務府那些閹貨和工部蠢貨也不會哭窮的喊:銀子不夠,不夠銀子呀!皇上。

可困難的是,他不能讨要皇弟媳的“嫁妝”,且還有個秦王在,他想暗動手腳都不行,目前他們兄弟還沒到撕破臉的地步。

“皇兄太過竭盡心力了,于國不利,倒不如讓幾個皇子來幫個手,你有十三名皇子,成年的有十名,還愁沒人幫你分憂嗎?”皇甫桓不卑不亢的推舉幾位在民間聲望較高的皇子,皇上用不用則是他的選擇。

一說到他那些外表忠厚,內心奸狡的皇子們,皇甫褚還算不錯的氣色頓時多了陰霾。“他們不行,還太生嫩了,整天只知道吵吵鬧鬧,争這個要那個的,叫朕煩心。”

“皇兄,不放出去磨練磨練怎知有多少本事,你也年歲漸高了,總有管不動的一天,何不趁這機會讓幼鷹學飛,說起來皇長子都比臣弟年長幾歲,還不能擔起重任——”

不讓他說完的皇甫褚舉手一揮,“別提這事了,朕心煩。聽說你很寵新娶的秦王妃,為了她都肯出府走動了。”

在此前三年,不論他怎麽召見,皇甫桓都以“面醜,不宜見人”為由婉拒,他也好些年沒見到自個兒兄弟。拜秦王妃所賜,龜縮在王府的秦王終于會陪王妃出門,或回門,或逛街,或陪同到自家鋪子轉轉,不少瞧過秦王夫婦的人都說他們看起來很恩愛,鹣鲽情深。

這倒引起皇甫褚的不解,他是見過秦王妃,美則美矣,但還不致美到傾城傾國的程度,怎會讓生性孤僻的秦王為之傾心?他以前也賜過比秦王妃更美的美女給秦王,他看也不看一眼的悉數退回,只說醜。

難道是臉毀容的緣故嗎?心境也改變了,不再是大明朝第一美男子的秦王懂得遷就,只要乖巧溫順,姿色尚可便成。

“臣弟沒有新娶的王妃,自始至終只有一個王妃。”皇甫桓強調秦王妃只一人,他不會另娶或續弦。

聽到他的“情深意重”,皇甫褚呵呵地笑出聲,“好,好,是朕說錯了,能讓你娶親也真不容易,太後用心良苦了。”

“太後的慈母心臣弟感念在心。”陰錯陽差地,他娶到合心意的妻子,的确該感謝母後的玉成。

“既然感激就多帶你家王妃到宮裏走走,陪太後聊聊王府的事,她一直不放心你,想多知道你的近況,身為人子要以孝道為先,不可老做些令人擔憂的事。”皇甫褚語帶試探,試探皇弟有無不軌之心。

聊王府的事?是刺探王府的動靜吧!他在心裏冷笑。“皇兄也聽聞寧平侯府姊妹易嫁之事,臣弟的王妃乃庶出,對宮中的規矩不甚了解,等她背熟了宮規臣弟再帶她進宮。”

“呵呵……自家人何必見外,弟妹的規矩不學也罷,朕允她不規矩總成吧!”秦王妃年紀不大,想必還很孩子心性。

皇甫褚想的是庶女的見識終究不如嫡女,也沒見過什麽世面,宮裏都是人精,挑幾個伶俐的內侍去套話,鐵桶似的秦王府也就有了裂縫,他能從中得到不少不為人知的秘辛。

“皇兄不如拟個旨,臣弟的王妃向來蠢笨,要見到實物才肯相信。”

這當然是反話,成清寧要是笨,天底下沒有聰明人了。

皇帝氣笑了,本來想套秦王反被他套進去,給秦王妃多了一層保障。“你這精明的小子,倒是會在朕這邊讨便宜,可見你是真心疼寵秦王妃。一會兒朕便拟旨給她恩寵,這下你滿意了吧?”

“謝主隆恩。”跪不下去的皇甫桓拱手一揖。

“朕給了你恩澤,你也得給朕回報一二,這次的戰亂你看如何是好,該派何人挂帥?”他有意無意的瞟向皇甫桓的腿,眼中閃着複雜的神色。

如果秦王的腿未殘就好,他就不用發愁邊關無人。

可是秦王不殘,他又擔心危及自己的皇位,殘與不殘都進退兩難,他真是把自個兒困住了。

皇甫桓不語的撫着猙獰面具,薄唇抿成一直線。“皇兄不該問臣弟這件事,臣弟都這樣子了,還能指望臣弟為皇兄殺敵嗎?臣弟連上床都要人攙扶,更遑論馬上征戰。”

“月湖,你別氣惱,朕沒那個意思,只是你征戰多年累績不少實戰經驗,朕才向你詢問詢問,好找出應敵之策。”

皇帝一慌就叫出秦王的小名,趕忙安撫,而秦王忿然的神情更讓皇帝相信秦王的腿的确是廢了,不能再如尋常人行走。

心,安了,可以放出去了,不會起什麽大亂子。

皇甫桓苦笑的一搖頭。“皇兄,臣弟這些年對上的是以剽悍着稱的北夷,他們的作戰模式和想法臣弟能猜出個十之八九,故而能挑出他們最弱的一環予以痛擊,可面對東涼國卻是束手無策,他們出兵奇詭,擅長打野戰,只怕——”

“只怕什麽?你快說,別吊朕胃口。”他急得都長口瘡了。

“只怕不太樂觀,臣弟已三年未接觸戰事,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局無法推測,除非到了陣前一窺究竟,否則臣弟也給不了皇兄什麽好主意。”東涼人往往打了就跑,十分無賴的打法,叫人想回擊都無處下手。

“那你就去……呃,朕的話說快了,是随軍同往,當個參将,不用你上戰場,只在後頭出謀劃策就好。”當軍師。

面色凝重的皇甫桓語重心長道:“皇兄,臣弟剛娶王妃,還在新婚當中,讓王妃空閨獨守,臣弟于心不忍,何況朝中沒人嗎?居然連個殘廢也派上場,皇兄很想臣弟死吧!”

皇甫褚一僵,神色不太自然。“皇兄對不住你,若不是為大明百姓,皇兄也不想你身陷險地。”皇帝動起親情攻勢,想令秦王念及兄弟之情,順了他的意。

“皇兄,臣弟能力有限……”皇甫桓一手放在中過箭的腿上,似在說:臣弟已經不良于行了,皇兄勿再相逼。

“你若去了,朕派人接秦王妃入宮與太後作伴,皇弟大可放心前往邊關。”他暗示以秦王妃為人質相脅。皇甫桓的手一緊,“王妃不喜拘束,宮裏規矩太多,怕她不習慣,臣弟願為皇兄再戰沙場,請讓王妃留在王府,替臣弟打理府中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