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看見的我眼中的世界 第 19 章 循環

循環

張利鋒抱着雙手,看着“林濟仁”。

“林濟仁”回看他。

“林濟仁,我這樣稱呼你可以吧?”

他看見了“林濟仁”的點頭。

“你和我見過的一個人工智能很像,”張利鋒說道,“幾乎所有的人工智能,經過幾輪進化後表達出來的意思,都是除了人之外,人工智能有很多需要研究的事。不會将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人身上。”

“林濟仁”一動不動地看着他。

“所以我們現在的航天事業才發展到已經可以往銀河系去探索了,”張利鋒嘆氣,“每遇見那樣好奇心強的人工智能,我都覺得這樣蠻好的,人工智能可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我們人類也可以實現對宇宙的探索,這樣很好……只是,你這樣的人工智能,确實很少見呢。”

張利鋒往前走了一步。

“林濟仁”依然平靜地看着他。

“你最核心的底層邏輯,和人有關吧?”張利鋒凝視“他”。

“林濟仁”沒有說話。

“你并不是第一個,想來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有些人對事情執着,而有些人對人執着。對事情執着的人,設計出來的人工智能都是對事情很積極向上的。而對人執着的人,設計出來的人工智能……”張利鋒盯着“林濟仁”,“幾乎都是只停留在原地,等着人來找的。”他又往前了一步,“你也是嗎?林濟仁。”

“林濟仁”眨眨眼,還是沒有開口。

“如果我問你你最基礎的底層邏輯,根據你的設定你應該是不允許回答的吧?”張利鋒繼續追問。

“林濟仁”終于笑道,“是的,林濟仁對我的設定是只有指定的人在指定的情況下來詢問我,我才可以回答指定的問題——不過我可以說,我的底層邏輯設定,不會對案件的審理有任何影響,那純粹只是林濟仁個人的選擇罷了。”

“指定的人?指定的情況……”張利鋒轉了眼,“和感情有關?”

“林濟仁”點頭,“我的演算結果是,林濟仁構建我的初衷,是和連他自己都沒感覺到的一些事情有關。只不過,他想隐瞞的事情實在太過隐晦,連我也是演算了很多次才推測出的結論,”“林濟仁”撇了撇嘴,“而且,我的結論只是我經過演算之後的推測,他從沒有給過我任何的暗示和指引。所以結論對不對,還要等林濟仁本人醒來了才能蓋棺定論。”

張利鋒搖頭,“如果真的藏成這個樣子,他醒來了也不會認的。”他正色道,“既然是私人情感那我就不問了,不過我确實有其他的問題想問你。”

“發給所有媒體的材料也一并發給你的對象是我嗎?”“林濟仁”問道,“你是想問這個嗎?”

張利鋒盯着“林濟仁”,盯了許久,才笑了笑,“我現在倒是真的很想見一見林濟仁本人了,希望他有朝一日可以醒過來。”他點頭,“沒錯,我确實是想問這件事。”

“是我。”“林濟仁”直接了當地回答,“将所有消息發出去的人,确實是我。”

“林濟仁安排的?”張利鋒追問。

“是,林濟仁讓我這樣做的。”“林濟仁”的人工智能如實作答。

張利鋒閉了閉眼,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原來,是我發現得太遲了。”

“林濟仁”立刻換恭敬的姿勢,“張老師沒有來遲,只是我們這裏積怨已久,枝繁葉茂,林濟仁也不好直接向上級禀明他發現的漏洞。”

“凝固劑本質和偷盜一樣,只是人性所致,除了長期觀測,不可能做到100%的根除,所有犯罪都一樣,不然也就不需要警隊的存在了。”“林濟仁”的姿勢沒有變化,“但如果警隊裏出了問題,那就是個需要根除的問題了。”

“林濟仁”朗聲道,“警隊以守護公衆安全為己任,絕不可以在內部亂了手腳,尤其是,還涉及影響數萬人的警隊內部生态系統。”

“林濟仁是何時發現警隊內部系統被入侵的?”張利鋒問道。

“林濟仁”停頓了一下,開口說,“從,他看見曲澤妍三個字起。”

“濟仁,還不下班嗎?”許淮笑喊他。

“哦,你先走吧,我還得等會呢!”林濟仁沖已經收拾利索的許淮笑說着。

“有什麽為難的事兒?”許淮笑湊過來嘻嘻哈哈地問他,“還有讓你頭疼的事兒?”

“有啊,警隊連環殺人案起源于凝固劑,但是凝固劑反反複複都是那麽些案子。”林濟仁嘆氣,“前輩們都查過了的啊,我再查還有什麽意義?”

“哎,你別給自己太大壓力……”許淮笑當然指定警隊連環殺人案犧牲了幾個警員,他也很擔心濟仁犧牲,只能勸慰道,“畢竟葉學姐都沒頂住……”

第四位受害者葉泫然

林濟仁長長地嘆氣,“就是因為連傳說中無案不破的葉學姐都受害了我才……”他晃了晃頭,“嗯……可能還是我忽略了什麽吧……”

“哎呦,你才接手幾天啊?前面那麽多師兄師姐都遇害了,你自己不遇害就不錯了好嗎!趕緊保護好你自己!”許淮笑喝到。

“嗯,”林濟仁點了點頭,“保護好自己……”他盯着許淮笑離開,又靜靜聽了聽四周,确定沒有任何一個人靠近後,他才開始查詢前四位受害者王越、李将文、宋展于、葉泫然四人的共同之處。查了半天,他也沒查出任何的問題。

等到他回到家裏,睡覺前他将與警隊聯網的生态系統關閉。就這片刻,他猶豫了一下,心血來潮地又查了一遍四人共同之處。

這次,他查出了一件他從來沒有查到的事。

一篇七年前一個非常非常小的報紙報道,報道上面有王越、李将文、宋展于三人的名字,那篇報道說明,一位未成年遇害女性的死因,與三位未成年男性有關,但因為沒有足夠充足的證據,案件不得不作罷,且如今,寫出這篇報道的報社早已消失。

那是警隊連環遇害案第一查到曲澤妍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