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春行 第 46 章 太子

太子

“太子殿下到!”

大殿之外傳來一聲高呼, 聲音響徹整座宮殿,一道久違的身影随之而來。

群臣紛t紛回首,目光落在來人身上。

依舊是記憶中那位面目清秀的少年郎。蕭無恙身着一身墨色長袍, 上邊還有金線繡着四爪蟒,針腳細致。

自他出現的那一刻,崔嬿似乎就能猜到他此番前來的目的。

太子東宮幕僚衆多,蕭無恙雖然久居東宮不出, 但也不意味着對朝中要事毫不知情, 想必此番前來, 也是為了南齊之事。

他步伐不緊不慢,緩緩往裏走, 面上帶着淡淡的笑意。

“兒臣參見父皇,貿然打攪, 還望父皇莫要怪罪。”蕭無恙聲音誠懇, 朝着蕭景作揖。

看見他突然出現在早朝, 衆臣心思各異,眼中都有些迷茫,但更多的還是新奇。

先前太子一直蝸居東宮之中,這回突然趕來上朝, 誰也不清楚他心裏究竟是如何想的。

低聲碎語響起, 在大殿之中算不上十分明顯,細細分辨之下便能猜出說話者所屬陣營。

“太子這會現身,莫不是沖着南齊君主這事來的?”

“不好說, 保不準連常年稱病都是借口, 實則韬光養晦。”

“話可不能亂說, 當心禍從口出,王大人還是小心為上。”

朝堂之中就是這樣, 稍微有些風吹草動,各個都會在心中揣測,審時度勢。

崔嬿擡眼去看大殿中央的蕭無恙,眼中不禁有些惋惜。

他本是皇後所出,生來身份尊貴,論才學比之蕭子羨還要上乘,本該是一帆風順,偏偏身子羸弱,實在不是君主之資。

只能道一句,實在可惜。

那些大臣說的也在理,這個節骨眼蹦出來,可想而知是為了南齊一事,只是不知他的打算如何?這儲君之位,是争還是不争?到時聖上又會如何抉擇?

這般想着,崔嬿不由得眼睛向上,去看高位上的九五至尊。

剛一擡眼,卻在他眼底看到了,一絲厭惡?

被心中的想法一驚,崔嬿收斂起神色,佯裝鎮定,默不作聲觀察着蕭景。

唇角上揚,典型的皮笑肉不笑,滿眼笑意卻不達眼底。

不是都道,聖上最寵愛的便是這深居簡出的東宮太子嗎?

怎麽這會見了他,卻是這副神情?

她百思不得其解,身子稍稍側向後方,看向不遠處的謝離。

兩人隔得近,她一動,謝離餘光中便能察覺。

看到前方的視線投來,謝離側首看了過去,同她的視線相撞,卻不明白她是何意。

朝堂之上,兩人動作也不敢太過明顯,只能悄無生息交換着眼神。

謝離眉目輕輕上挑,似乎在問她,怎麽了?

見他如此反應,心下明白應當只有她一人注意到,崔嬿輕搖着頭,将身體轉正。

兩人的無聲交流不過彈指之間,無人察覺到。

“太子有何事如此急忙?”蕭景驟然出聲,聲音叫人捉摸不透情緒。

他指尖摩挲着扳指,眼神注視着大殿中央的蕭無恙。

“回禀父皇,這些日子因為身體原因一直未來參加早朝,如今身體每況愈下,怕是之後也需在東宮靜養,兒臣特來請罪。”蕭無恙話語中帶着病弱感,仿佛下一秒就會倒地不起一般。

此話一出,讓朝堂上支持他的大臣紛紛言出不斷,心中念着的都是儲君那樁事,四下唉聲嘆氣一片。

“太子糊塗啊!如此好的機會,竟就這般錯過!”

“哎,也不知他心裏到底如何想的,若是此事辦妥了,那儲君……現下這般,真是令人寒心。”

周圍人一言一行,就差沒把争奪儲君言明,崔嬿聽在心裏好笑。

聖上都沒開口言明最後的決定,連提都沒提儲君一事,這幾人就迫不及待将南齊之行和儲君綁在一起,可笑。

“你來的正好,方才正好在商議此事,本想着讓你前去,顧忌你的身體,那老二去也好。”

雖說大多數朝臣都認定了這一事實,但還是有少數不願接受,向蕭景提議。

“雖說太子身體抱恙,但南齊君主生辰,若只讓二皇子前去,怕是會讓人覺得看低了他們,到時兩國若是起了争端,豈不是得不償失。”

一番言論再次将局勢扭轉,太子一派紛紛出言附和:“此話說得在理。”

群臣左右顧盼着,附和聲不在少數。

情況似乎有些出乎意料,崔嬿擡眼去觀察聖上的面色,和方才并無二樣,不禁心中感嘆。

畢竟是久坐高位之人,哪怕明知衆人心中算盤如何,仍能不動于色。

“那衆卿以為朕該如何?”

“這……”

衆人又開始支支吾吾說不出話。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無論說誰似乎都不好。

大殿之內一下了無聲響,崔嬿察覺有道視線停留了片刻。

微微擡頭,撞上蕭景的眼神。

這是讓她出來說幾句?

見狀,她一面往外走,一面在腦海中猜測蕭景的心思。

衆人都稱聖上偏愛太子,但方才又這般神情,他話中的可惜究竟有幾分真幾分假?

她上前答:“臣以為,不如讓太子和二皇子殿下一同前去,路上準備個随行太醫即可。”

見他的表情,崔嬿心中也拿不定主意,只好兩全齊說,也不會讓蕭景挑出錯。

況且,兩人同去,衆臣對儲君的猜測也會模棱兩可。

話音落下,好半晌,朝堂之中都無人說話。

莫非,聖上屬意的人選是蕭子羨?

崔嬿在心中想到,蕭景不發話,她也不敢擡眼去看,大殿之中的氣壓似乎都變低了一般。

方才吵得熱火朝天的兩派也都不曾開口。

這個法子對兩邊都算公平,只不過如此這般,最後儲君之位仍舊尚可未知。

沉默了好一瞬,一直未曾搭話的蕭子羨突然出聲:“父皇,長兄也許久未出宮,兒臣認為崔學士的法子可行。”

“更何況,南齊藥草衆多,極擅醫術,或許能将他身體調理好。”他繼續補充道。

聽他這般勸說,蕭景望着眼前的少年,看不出眼中的情緒。

“如此尚好,朕便命你們二人一同前去,可千萬不要讓朕丢了臉面。”

沉默了一瞬,蕭景應聲答應,随後又看着一旁的崔嬿補充道:“崔學士新官上任,此行也一并前去,也能多鍛煉一番。”

果然如謝離所料一般,蕭景還真讓她跟着一塊前去。

“臣遵命。”崔嬿答道。

說完便回到自己的原位,正當她以為此事到這就結束時,熟悉的男聲從後方傳出。

“臣自請一同前去。”

崔嬿看着三兩步上=前的謝離,目光錯愕,好半天沒回過神來。

似乎瞧見她神情一般,崔嬿看見他嘴角勾着笑。

這人還真是慣會拿她尋開心,方才問他都說不去,這會倒是來了這麽一出戲。

一襲紅袍行至跟前,崔嬿悄摸摸将頭偏向一邊去看他。

兩人隔得近,謝離自然沒錯過這點小動作,只不過天子眼下,他也不能如此大膽,便只好裝作沒瞧見一般,嘴角笑意更甚。

“看來這南齊還真是一個香饽饽,你又為何想一同前去?”蕭景出聲問道,語氣似乎帶着笑意,至于心中如何想的,就不得而知。

謝離回答的不卑不亢,仿佛真的如他所說,只是想去游山玩水:“聽說南齊地靈人傑,臣自然也想去看看,不知聖上是否能允臣前去?”

聽見他的回答,蕭景沒有立馬應聲。

謝延常年駐守邊關,如今謝家也只有他在京中,雖說目前官職不大,但保不齊就是下一個沈家。

幾經思索,蕭景面上有些猶豫,謝離适時開口詢問:“若聖上為難,那臣便留在京中。”

聽他說此話,蕭景連忙出聲道:“倒不是為難,這大理寺如今只有你一人打理,若是連你也一同出去,總歸是有些麻煩。”

“聖上不必憂心此事,臣可以去請李大人出山,大理寺的事務,李大人定會妥善處理。”

早在他站出來提議要一同前去時,蕭子羨就有些壓不住嘴角,聽父皇的意思還有些猶豫,便在一旁附和道:“兒臣認為讓謝大人去見識一番也不錯,反正随行的人衆多,多他一個也沒什麽大不了。”

高座上一聲輕笑傳來,蕭景擺了擺手,笑道:“朕怎麽覺着,你是有些私心在裏面?罷了,謝卿為人沉穩,有他陪着,這一路上也能安穩些。”

聽他出聲應下,蕭子羨不由得轉頭去看謝離,唯恐旁人不知道二人關系密切似的。

這一幕恰巧落在蕭景眼中,眼神暗沉了一瞬,又恢複一派清明。

*

下了朝後,崔嬿去找謝離算賬,正巧讓洛熙川看見兩人一處,禮部主管此事,t出使南齊自然少不了他。

三人正商議到時走水路還是陸路,就聽見身後有人叫住了他們。

“諸位留步。”

說話的聲音溫柔,如山澗清泉,衆人一聽便能猜到是蕭無恙,他道:“既然都是要一同前往南齊,不妨去我宮中商議,總歸不是第一次了。”

他身後緊跟着蕭子羨,本想攙扶着他,不想卻被他義正言辭拒絕:“我又不是不會走路,只是身子有些孱弱,若一直這般,到時如何去南齊?”

再次見到他,崔嬿又想到方才在大殿之上,蕭景的眼神。

若說他不受寵,可蕭景有什麽好物件都留給他。

若說他受寵吧,方才蕭景又為何是那般神情呢?

蕭無恙在前面領頭,崔嬿悄聲拉住了謝離,兩人緩緩跟在最後。

“方才在殿上,你可有瞧見聖上看見太子時的眼神?”擔心身前的人察覺,崔嬿悄聲問道。

謝離愣了一瞬,猜想應當就是她看過來的那會,搖頭否認。

“可是發現了什麽異樣?”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