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翻譯又跟客戶談了一番,放下電話時說:“客戶說了,也不要講多少折了,這批貨兩萬件,給你們一百萬。行的話,明天交貨打款,不行就算了。”
“郁哥,這樣低能成麽?”喬天晴作出不想答應的樣子。
高郁心底裏,卻是早就答應了。這批貨拿去外面賣,能有一折就偷笑了,不要提什麽三折五折。現在客戶肯給一百萬買下,當然要答應。
“你們商量好了麽?”邵翻譯問道。
高郁看一眼喬天晴,見她垂眼,并不再反對,就拍板說:“行,成交。”
回去路上,高郁堅持要送喬天晴到門口,一邊說:“天晴,這次的事,是虧了你想出法子。要是像之前那樣,極可能就是把貨拉出去當貨尾一折賣了,工人們分一點錢走人。現在賣一百萬,三方面分一分,一方可得三十多萬呢。”
喬天晴說:“郁哥,你算錯了。一百萬是總價,要減去之前客戶給的百分之五定金,再減去邵女士的回扣,再減去你晚上付的飯錢,我買的南紅珠串,還有路費。剩下的,才是三方能分的錢。”
高郁算了算說:“客戶當時給了十二萬定金,邵女士百分之五回扣是五萬,咱們飯錢珠串路費有單子在呢,抹一個零頭,算三千元好了。”
喬天晴“嗯”一聲說:“減掉了,便是八十二萬七千元。除以三,一方分得二十七萬五千元出頭。”
第二天,高郁等着喬天晴和吳益華到了,三人召了貨車,喊了幾個工人搬貨,按邵翻譯給的地址,把貨送了過去。
邵翻譯和兩個驗貨的妹子驗過貨,拿着單子錄入,一邊跟喬天晴說:“已跟財務打過招呼,單子錄入後,她會盡快算好賬目給你們打款。”
高郁在旁邊說:“邵女士,記得不要打入合同上的彙款賬戶,要打入我新給的賬戶。”
邵翻譯說:“這個呀,不大好辦。當時是陳老板簽的合同,貨款不打到他賬戶,将來扯起來……”
高郁陪笑道:“我們老板出差呢,讓我送貨,貨款也讓打我賬戶,工人們等着發工資,再不發工資會死人的。”
喬天晴俯到邵翻譯耳邊說:“給回扣的事,是我們兩人的主意,要是錢打到老板賬戶裏,回扣不好拿呀。”
邵翻譯這才打了電話給財務,交代了一聲。
接下來的事情頗順利,財務很順當打了貨款到高郁賬戶上。
高郁見喬天晴和吳益華瞪着他,感覺壓力很大,領着兩人進了最近的銀行,各給他們打了款項。
錢一到手,喬天晴和吳益華齊齊松口氣。
“走,到咖啡廳喝咖啡去,我請客!”吳益華笑着招呼。
“是要找個地方坐坐,商量接下來怎麽辦?”高郁笑着說。
三人進了咖啡廳,坐下說話。
吳益華嘆息說:“陳老板就是短視,眼界也小。他要堅持住,跟銀行商量着貸款延後,再像咱們這樣把貨便宜一點出清,一樣能撐着不死。現下可好,他領着老婆孩子跑了,別人是找不着他。可是他想回來就難了。”
畢竟是自己老板,還是親戚,高郁不想在外人跟前評價陳老板,趕緊轉話題問喬天晴說:“天晴,這次虧了你的點子,才能拿回一部分錢。接下來,要如何做,你有好點子嗎?”
喬天晴想了想說:“郁哥,你這錢拿回去,也只夠發一個月工資的,工人肯定還要守着廠子不走。只是,剩下的織機和電器等,你估算過,最多拍個二十萬出頭,真這樣賣了,咱們也只能分七萬,很虧的。”
“我也在想這個問題,苦惱着呢!”高郁嘆息說:“當初工廠招工,好多人是我招的,現在害人家拿不到工資,我不好受的。打工的,就憑這點錢過活了,沒了工資,有些連家裏也不敢回。”
喬天晴看向吳益華說:“吳先生,你們供應商共有六人,織機什麽的一賣,一人也就分一萬出頭,根本不濟事。”
吳益華眼睛一閃說:“喬女士有想法盡管說。”
喬天晴說:“我打聽過,現在九月中,別家服裝廠都趁着國慶前,正在拼命趕訂單,有些自己做不出來,都外發了。這半個月的訂單,能頂淡季時幾個月訂單量的。我說,是不是別忙着賣機器,咱們合作一下,從別家廠子承接一些訂單過來做,賺的錢再三分?國慶過後沒單子了,再賣機器。”
高郁眼睛一亮,期待地看着吳益華。是的,工廠租期還沒到,工人空閑着,如果這時候能接些訂單來做,也能幫補一些。
吳益華一想也是,賣機器後就沒後回了,幫着接訂單,還能再讨回一點債務呢!
他也不再猶豫,打了電話跟另外幾個供應商商量。過會兒,他放下電話,笑着說:“成了。大家都同意先不賣織機,幫忙接訂單過來給工廠做。”
高郁知道,吳益華等人是供應商,知道哪家工廠單子多。工廠欠着供應商的錢,供應商去接他們做不完的訂單出來做,工廠一準會答應。
三人商量完便回去了。
路上,喬天晴打了電話給方青梅,報告了今天的事,笑着說:“方阿姨,我之前真的不敢想,這樣子三談兩談,走動一下,能讨回來二十多萬呢!如果工廠能接到訂單,沒準還能再讨回十萬八萬的。”
方青梅語氣也溫和起來,“事在人為。你這樣子,終于像你媽了。要知道,你媽當年樣樣壓着我的。”
喬天晴小聲問道:“方阿姨,我這兩天做的事,是不是還行?”
“不是還行,是很不錯。”方青梅答道。
喬天晴一聽這肯定的話,信心大增,不由抿嘴笑起來。
方青梅緊接着說:“但這樣還不夠,你得想法把欠銀行一百萬的錢,從工廠那裏全賺回來。”
這個的話,難度很大呀!喬天晴想着那個風雨飄搖的服裝廠,剛建立的信心又消失了一些。
方青梅說道:“農村裏的人家,把家裏才初中畢業的女孩子送到城市打工,之後在家裏一心癡望這女孩子能做出一番大事業,賺到一大筆錢,這個才是癡心妄想,不切實際。你的情況不同,你名牌大學畢業,成績全級前三,肯動腦子的話,也有點子出來。就你的情況,只要敢想,就有機會實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