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學院報考
在慕容家休息了兩天,本來可以出去玩的,可是林安琪不放南宮容出門,大家只好都留在慕容家陪着她了。
今天是聖音學院報考的日子,早上慕容明親自開車帶着上官家二口來到學院的報名處,決定帶他們先行進入的考場。
“童兒,這就是聖音學院報考的地方,童兒今天想要考什麽樂器?我沒有看到你有帶什麽樂器來。”他是聽上官俊說過童兒還有的樂器彈的都很棒,只是和他提過一次讓童兒來聖音的,那時童兒還小,上官那家夥就沒有同意,估計過後他就把這所學院忘記了。
“考場不是有準備樂器嗎,都試試好了。”童兒不在意地說着。
“呵呵,那幹爹就要好好聽聽我們家童兒的演奏了。”慕容明笑着摸了摸童兒的腦袋,這丫頭還真讓人喜歡。
“喂,喂,喂,誰是你們家的,明明是我家的童兒好不好,不要老和我搶女兒。”上官俊不滿地說到。
“上官呀,現在童兒可不只是你家的寶貝女兒了,也是我們慕容家的寶貝女兒,明白不明白。”一說到童兒,這家夥就會小氣起來,真是的。
“哼,說什麽也沒用,童兒是我家的,她姓上官。”上官俊不滿地回着。
“嘿嘿,媽咪被安琪媽咪留下了,兩位老爸是不是也想童兒送你們回去呀,很多人看着那。”童兒撇撇嘴讓他們看看周圍。
“嘻嘻,好了,不說了,童兒我們進去吧。”說着,慕容明就帶着上官父女進入了報考大廳。
“慕容董事,上官先生,今天什麽風把你們吹來了?”聖音學院現任校長遠遠地看到慕容明走來,馬上上前問好。這可是兩在集團的董事長呀。
“我帶幹女兒來報考的。”慕容明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讓校長多關照下童兒。
“明白,明白,先請和我來,報名後就可以考試了。”校長說着就在帶幾人去報名處。
“不用去報名處了,我們已經提前通告過報名處的教師了,現在就去考場吧,童兒的簡介我們也帶來了。”上官俊阻止對方,先一步牽着童兒的手進入右面的考場。
“童兒,你去考試吧,我和慕容在這等你。”本來考場內作為家長是不可以進入的,不過有慕容明在,學院方面是不會說什麽的,聖音學院本來就是慕容家的呀。
“嗯,兩位老爸,你們等會兒好了,我表演給你們聽。要不要全套的?”童兒笑呵呵地問着。
“嗯,全套的好了,吓死幾個沒關系。”上官俊一臉壞笑地說着。
“上官,你能不能不要教壞童兒,什麽叫吓死幾個沒關系呀。”慕容無奈地看着這個好友,誰會想到那個無情的上官總裁在女兒面前就是這個模樣。
“嘿嘿,老友,好心提醒你上我家女兒是天才中的天才,等下不要到了我家寶貝的演奏迷倒了你。”上官俊才不關心其它的事那,等下要聽女兒的樂器表演了。
“不和你們說了,我先去考試,考官們等着那。”童兒眼中閃動着絲絲光芒,走到考臺前。“各位考官好,報考學生上官樂童,全套樂器考試。”
“全套?你的意思說,所有的樂器你都要考一次?”一位考官疑惑地問道。
“不是所有,全套的意思是一場音樂會所要用的樂器,要是您想聽我演奏所有的樂器也是可以的,不過那要等我哪天突然想表演時,不過您要慢慢等了。”
“這是考場,這位學員注意一下你的态度。”考官中有人說話提醒道。
“哦。”童兒不在意地回着,“可以開始了嗎。”
“嗯,你要用學院的樂器?”一般學員們來考試都會帶着自己的樂器,為了好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學院中的樂器除了了大型的樂器,其它是很少被用到的。
“嗯,先從鋼琴起吧。考試中沒有指定曲目,那我就彈自己喜歡的好了。”童兒說着就走到了鋼琴前,坐下後開始演奏貝多芬的《月光》。
《月光曲》原名《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又名《月光奏鳴曲》,創作于1801年,接近于貝多芬創作的成熟期。這部作品有三個樂章:第一樂章,那支嘆息的主題融入了他的耳聾疾患,憂郁的思緒。而第二樂章表現了那種回憶的甜夢,也像憧憬未來的藍圖。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而這部作品最美麗的,便是第一樂章,讓人想起月光。
這首鋼琴曲之所以被稱為《月光曲》,是由于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聽了以後說:“聽了這首作品的第一樂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蕩漾的皎潔月光。”以後,出版商根據這段話,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題,關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興演奏的種種傳說便流行起來。其實觸動貝多芬創作的不是皎潔如水的月光,而是貝多芬與朱麗葉塔·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戀愛失敗後的痛苦心情。
童兒修長的手指在琴鍵上輕快的跳躍,美妙的琴聲仿佛從琴鍵中飛了出來。輕快的樂曲,是在描繪童兒心中的《月光曲》;舒緩的樂曲,在抒發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感情;這就是童兒的《月光曲》,不同于與貝多芬的《月光曲》留給衆人的感覺。
童兒的月光曲是單純而豐富的,柔如冬日陽光,盈盈亮亮,溫暖平靜。
當童兒彈完最後一個音符時,全場鴉雀無聲,童兒無語,為什麽她每次演奏後都要來上這麽一出,算了,不等他們回神了,來段架子鼓把他們叫醒好了。
童兒一捶落音後,斜背響鼓的開始,如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爆出一場多麽壯闊、多麽豪放、多麽火烈的舞動着使的空氣房立即變得火熱起來,使安靜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童兒的音樂烈如咆哮的深海,蕩人肺腑,撼人心魄。深如暗夜,有聲若無聲,自有無底的力量漫向天際。
當童兒最後一捶落音後,考官們全體站起為童兒熱烈地鼓掌,他們沒有見過一個人可以把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表現的如此完美動聽,這是他們聽過最棒的演奏,從把原悲傷的《月光曲》變成快速的樂曲,又把現代音樂用架子鼓表演的如此動人心魄。